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4425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发表于 2014-7-18 09:25: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IP:Invalid
老兵不死。这是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的驰名演讲。
抗战老兵、随县柳林镇古城畈村四组90岁农民魏文普,诠释了中国老兵的“不死精力”。
7月15日,火红的太阳,将热量纵情地倾洒在随州大地。记者来到魏文普的家,放眼望去,远山如黛,近山葱郁,坐落在山坳的三间红砖黑瓦房,虽有些破旧但干净整洁,和风挟着树木和泥土的幽香,让人神清气爽。
魏文普正预备去村医疗室消弭炎针,前两天老人在地里侍弄庄稼被瓜藤绊了一跤,左胳臂划了一条大口子。街坊引见,老人虽已是90岁高龄,但仍然保持每天下地劳动。魏文普笑道:“我是一个劳动人,能自食其力的时分,未必要劳动。”
记者说明来意,魏文普开端激动起来。谈起加入抗日和平时,他声音清脆,思绪明晰,口若悬河,人和事浮光剪影。
1941年,17岁的魏文普刚结婚不久便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同他一同被抓的共13人,通过体检,10人合格应征。合格者中,他年龄最小,最大的是邻村的张成善,那时已48岁,上有老下有小。起初,大家不甘愿,后来据说是去张自忠将军的部队打日本鬼子,大家才违心。
“咱们耳闻目睹过日本鬼子烧杀抢奸的恶行。违心的理由很简略,就是咱们的家园不能让小鬼子占据,咱们的兄弟姐妹不能受小鬼子欺凌。张自忠是驰名抗日英雄,他的部队打鬼子,行!”魏文普说。
被征入伍后,魏文普分在独立团独立营一排一班,由于身高体壮当上重机枪手,随部队转战在鄂西北地域,战地生涯十分艰苦。在秭归、兴山等山区时,每顿每人只需一小勺饭和一小碗水,8个人一小盆菜,有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野菜充饥是千载难逢。
魏文普引见,在加入的大小战役中,让他终生不会遗忘的是宜昌石牌八斗方阻击战。回顾此次战役,老人连用“惨烈啊!惨烈啊”三字来形容,混浊的眼中泛着亢奋之光。
咱们现代人知道平型关战役的很多,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抗战中有个拱卫重庆的石牌血战,中国国民党的第十一师官兵在此地与日军中止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而其中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的肉搏战更为此次战役添加了残酷与血腥。魏文普就加入了这场战役。
石牌位于往常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之间,正在长江一个130度的拐弯处,火力可以完整封闭江面,因此日军如要溯江而上,必先取石牌,1943年5月缺乏百户人家的石牌便成为了决议和平输赢的要塞。自日军强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策略位置极为重要。
日军第三师团进入宜昌县境,向第十一师第一道防线南林坡阵地发动袭击。战役之猛烈,为抗战中鄂西战事所仅有。为了中华民族的威严,为了每一寸崇高的国土,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筑就抵抗外敌的钢铁长城。
魏文普清楚地记得,他所在的独立团奉命据守八斗方。日军攻下天台观后,向八斗方阵地强攻。团长问:怕不怕?士兵回答:不怕。声音地动山摇。八斗方之争夺,是这次战役最为猛烈的中央。在曹家畈左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单方休战,而是敌我两军扭作一团开展肉搏战,所听到的只是铁器的撞击声与单方官兵的厮杀声。日军每进一寸土地,都必需付出繁重的代价。“只有冲锋号不停,咱们就拼命往前冲。”魏文普说。
在八斗方,魏文普和他所在的独立团与日军中止了三次恶战,每次恶战都是从拂晓不时打到天亮,日军40多架飞机在阵地上狂轰滥炸,掀起的土石将人几乎埋葬。第一次恶战后他们班13个人仅剩7人,第二次就义4人,第三次就义2人。在第三次战役中,日军炸弹掀起的山石砸中他的左眼,登时血流满面,班长问是否保持,他回答“行”。“当时心中只需一个信心:咱们未必要把日本鬼子打垮。”魏文一般知记者。
据资料记录,两军在此弹丸之地反复冲杀,日月为之相得益彰。官兵浴血奋战,在此击毙日军近2000人,阵地前沿敌军尸体呈金字塔形。地方社向全国播发消息称:“宜昌西岸全线战役已达猛烈,每一据点均必拼死争夺。”这是当时战斗的实在写照。
石牌保卫战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的美梦,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意思极端严重,是抗战的严重军事转机点,对中国抗日和平的最后终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军事家誉之为 “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日本投诚后,魏文普追随部队进入宜昌城。此时,他的左眼已基本失明,右眼的视力也在降落。1946年,魏文普与连队其余5名兵士一道悄悄分开部队,回到了阔别6年的家,开端同妻子一道关照日夜思念的母亲。
在地处深山的家里,魏文普遐迩闻名地勤劳劳作。农闲时,他挑着担子转乡,卖花椒、生姜、鸡蛋、烘炉等土特产品。他与妻子生育了4个儿子,给儿孙们讲的最多的是“有国才有家”,让他快慰的是儿孙都懂得“爱国”。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到部队当过责任兵,6个孙子女有5个是大学生,最小的孙子正在随州市重点中学读高中。
今年7月7日,魏文普从电视中看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暴发77周年大会上,一位中国共产党抗战老士兵和一位中国国民党抗战老士兵别离站在国度主席习近平的身边,和习近平主席一同按下启动按钮,为 “独立自由勋章”雕像揭幕。老人十分激动。他对记者说,国度和人民没有遗忘他们这些老兵。
当记者讯问同他一同从军的其余9位老兵时,魏文普的神气黯淡下来:“只剩我一人了。”他通知记者,19岁的贺家新和48岁的张成善在部队转战的时分死了,至今不知坟在何处。胡高新、冯成汉、储勤华、张正明、陈正清等7人战后回到家乡,往常都分开了人间。
看着眼前这位民族抗战老兵,多少十年来劳作深山,至今已90岁高龄,为不给国度、家人添累赘,仍然在自己的3亩义务田里勤劳耕耘,默默奉献。记者在心里向这位民族抗战老兵和躺在祖国大地上的其余老兵致敬:老兵不会死,只是悄悄隐去。
是的,一个老兵永不死亡,只是淡出舞台。军旅生活尽管终了,精神也许死去,但兵士的精力永存,就似乎花朵一样,尽管凋谢,但未必会再次绽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