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回复: 0
收起左侧

曾都区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召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Reserved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钟金辉)9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曾都区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曾都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中心,优化产业生态,着力打造政务服务高地、综合成本洼地、企业投资目的地,不断擦亮“曾速办”营商环境品牌,为曾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发布会上,曾都区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曾速办”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情况,曾都区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就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优化执法等答记者问。
  中国网、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随州日报、随州广播电视台、随州发布、随州市政府网、随县论坛、云上随州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曾都区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摘要)




  “曾速办”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情况
  曾都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刘永华
  重点主动抓:围绕六大环境制定含45项任务的行动方案,明确全年目标;公开选聘11名营商环境观察员、建立5个监测点,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高效回应12345热线等68项企业诉求;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帮扶行动,累计走访企业1425次,解决各类问题232个,新增中小企业担保贷款45亿元,惠及1400余家企业,推广“政采贷”融资模式,发放贷款6940万元。
  难点全力抓:评查近三年94件涉企案卷规范执法,推行税务“首违不罚”、市场监管首次轻微违法免予处罚事项扩展至126项;全区“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达到153项,31项省定重点事项办件超1.7万件,工程建设项目可并联事项并联审批率、“一张蓝图”项目策划生成率、联合验收率达100%。项目落地提速超30%,减免证照材料1300余份,“首席服务员”“涉企服务专员”帮办代办2000余次;兑现各类奖补1.66亿元(含“免申即享”1298万元),线上平台公开政策501条,智能匹配近2800次,兑现企业留抵退税资金700万元,为385户小微企业减负340万元。
  试点认真抓:推进7项国家级、省级先行区试点事项落地,攻坚8项潜力改革事项,鼓励各单位自主开展事项;推广“标准地”“用地清单制”,完成233亩工业用地供应实现“拿地即开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66个行业、82个事项,按信用分级调整抽查比例。
  弱点扎实抓:整改29个省评反馈问题,从“治标”向“治本”转化;自查发现1.12亿元拖欠账款,赴多地为企业清收500余万元;督办39条问题线索并全部整改。

  答记者问
  1.曾都区发改局在信用体系建设上有哪些特色举措?
  曾都区发改局局长肖立斌:实施全域信用“精准画像”。通过整合38个部门的38.12万条数据,对全区13.2万家市场主体进行动态ABCD四级信用评价,并细分出A+级优质主体,实现了信用分级的精准化管理。推动“信用+场景”释放红利。政务服务领域A级及以上企业能够享受到“容缺受理”和“绿色通道”的便利,审批材料减少40%以上。融资方面推出“科技担保贷”“科创贷”等金融产品,为58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近3亿元的融资支持,通过“银税互动”,帮助358家中小微企业获得了1.45亿元的“税融通”贷款。
  实行信用监管“刚柔并济”。在11个重点行业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现监管资源的差异化精准配置。将《曾都区企业法人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推送至相关职能部门,推行“信用优则少扰、信用劣则严管”的分级监管机制。
  开展信用修复“靶向攻坚”行动。建立“三书同送”模式(即处罚决定书、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书同步送达),针对处罚公示期满的企业精准设计“一企一策”的信用修复方案。实施后高效完成5600余件信用修复工作;启动市场主体高频失信行为“清零行动”,成功实现区域内高频失信企业清零,全区严重失信企业比例下降40%。
  2.曾都区财政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什么有力举措?
  曾都区财政局副局长张磊:一、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助企发展提质增效。对新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企业,分别额外奖励50万、10万元;对新获国家领航级/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省级绿色工厂,分别奖励100万、50万、50万、20万元;每年给新进规企业、个体工商户各奖5万、2万元。截至9月份,走访19家重点企业,拨付惠企资金1.02亿元;打造“免申即享”平台,今年为114家企业兑付1298万元。
  二、政府采购优化升级,打造公平高效环境。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全区交易金额1.38亿元,中小微企业占比98.39%,节约资金698.9万元。创新实施政府采购跨区域评审,完成25个跨区域评审项目,落实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中小企业预付款比例超40%,且不收取投标和质量保证金,减轻企业负担。
  三、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破解融资瓶颈难题。推广“政采贷”融资模式,全区9家开展“政采贷”业务金融机构累计放贷6944.5万元。向随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资1亿元,累计为680家工贸企业提供7.81亿元担保贷款,还为385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兑现34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3.曾都区人社局在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有什么举措?
  曾都区人社局一级主任科员艾国清:一、深化改革,以创新之力锻造“品质服务”。在全省首推“职业中介一件事”“退休一件事”改革,整合跨部门流程,将申请材料和办结时限压缩60%以上,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区政务中心人社窗口获评“湖北省巾帼文明岗”,曾都区“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入选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案例,曾都区“劳动保障智慧监察建设”成效卓越,获省营商办通报表扬。
  二、织密网络,以全域覆盖打造“便捷服务”。构建城乡全覆盖的“15分钟人社服务圈”。与各商业银行合作共建A类合作网点19家,48项人社业务在银行网点“就近办、柜台办”,实现城乡服务“零距离”。创新打造18家“零工驿站”,为群众提供“培训+维权+咨询”一站式服务。建成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8个,构建“区级—镇办—社区—企业”四级调解网络组织181家,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精准施策,以暖心之举践行“惠民服务”。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在全国首创成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专责机构,构建“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体系。率先探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集体经济补助政策,减轻参保群众经济负担。
  聚焦企业需求靶向施策,持续落实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稳岗返还、工伤保险费率浮动等政策,企业“免申即享”,助力企业轻装前行。组建5个惠企专班,建立惠企服务“四本台账”,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100多个。
  4.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如何有效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曾都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鲍丹:一、建立联合检查机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今年来,已建立曾都区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计划73个,部门联合占比100%。
  二、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在总局、省市局免罚清单的基础上,编制2024版曾都区市场管理《行政执法“五张”清单》,含首次轻微违法免予处罚(126项)、减轻处罚(23项)、从轻处罚(15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12项)及公益减罚事项清单。对清单内轻微违法行为,采用合规指导、行政约谈等柔性手段引导整改。近两年来,已办理不予处罚案件30件、减轻处罚案件353件、从轻处罚案件114件。
  三、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建立《曾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三书送达”工作机制》,主动告知企业行政处罚公示网站、失信类型、公示期及修复流程;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开展信用修复,放宽修复条件,实行无申请、提前及容缺修复,高效服务主动整改企业。近三年,曾都区成功办理信用修复8710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