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318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以党建为引领,在推动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和民生服务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有党旗飘扬的信念,有攻坚克难的汗水,更有人民群众幸福洋溢的笑脸。
党建引领
让城市更新“有力度更有温度”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近年来,市住新局始终将党建作为推动工作的“红色引擎”,在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中,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立“红色责任岗”,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
2022年,该局启动曾都区东城八角楼社区—米厂南院小区改造工程。这个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设施陈旧、环境杂乱,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但诉求多元。面对难题,局党组牵头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带头挨家挨户走访调研,组织“居民议事会”10余场,收集意见60余条。工作专班的全体党员连续两个月放弃周末休息,协调管线迁移、停车位规划等矛盾,最终让改造方案赢得了群众100%的支持。
如今,小区粉墙黛瓦、绿树成荫,健身广场上孩子们的欢笑声,成为党建引领下“旧改”成果最生动的注脚。
党员先锋
在急难险重中彰显担当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住房保障、防洪排水等一线,市住新局的党员始终冲锋在前。
唐勇,市城市防洪排水中心养护组组长,深耕排水设施维修一线30余载,被誉为“随城地下管网守护神”。在西护城河清淤攻坚战中,他带头在3800米腐蚀性管道内爬行作业,14天累计下井84小时,衣服终日浸透污秽却毫无怨言。他创新制定井体收口小于63公分的施工标准,大幅提升检查井抗压性能,使设施维修率下降40%。
这位“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始终以“宁用一身脏,换来万家净”的信念,在5.8米深的井下、在暴雨倾盆的街头,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守护着城市“地下生命线”。
红色物业
架起党群“连心桥”
近年来,随州市物业行业党委以“红色物业”建设为抓手,逐步构建起“组织共建、事务共商、难题共解、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随州,136家物业企业党旗高扬,93个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扎根一线,1056个小区党组织建在楼栋里,业委会和自管组织组建率95%,五级党组织体系织就了一张红色治理网。依托“3+N议事法则”,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搭台,10000余名党员干部、700支志愿队、114个社会组织共同发力,把广场舞噪音、屋顶漏水这些“揪心事”摆上议事桌。4100余场联动会议中,26项“贴心服务”落地生根,54次专项整治,让老旧小区焕新颜,3600起矛盾纠纷在协商中化解,5300个急难问题在共治中攻克。
红档蓝图
党旗漫卷“数据云”
当晨光为苍穹镀上金边,10万卷档案与城市同步苏醒。市城建档案馆的8名党员用年均120公里的丈量脚步、3.2万页的数字化攻坚,在荆楚大地上浇筑出城建档案的“随州范本”。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摸清城市地下生命线”的攻坚任务下达后,市城建档案馆党支部立下“军令状”,他们创新“党建+网格”工作法,将随州中心城区80平方公里的普查区分成8个“党员责任区”,用脚步丈量出28万条管线数据,推动城市治理从“凭经验”转变为“靠数据”:工程施工依托图纸规避风险;管网改造通过三维模型精准施策降低预算……每根管线数据都烙印着城建档案人的初心印记,他们“云”端筑城,书写新时代的使命答卷。
不忘来时路,不负今朝景,不怠明日行。在党旗引领下,市住新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累计改造老旧小区721个,惠及群众8.2万户;住房保障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托起百姓安居梦;城市更新项目带动投资83.34亿元,激活发展新动能。
未来,市住新局将继续把党建作为撬动支点建设的核心杠杆,融入城市建设的每一寸肌理,让党旗在工地飘扬、在社区闪耀、在群众心中扎根,谱写城市更新更加壮丽的篇章!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