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回复: 0
收起左侧

寻根路上的“文明风景” ——乙巳年寻根节青年志愿者风采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Reserved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寻根路上的“文明风景” ——乙巳年寻根节青年志愿者风采纪实青年志愿者,寻根节,文明传承,炎帝文化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巧巧 通讯员 张媛媛 华卉
  5月23日,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拜祖大典在随州炎帝故里景区举行。当清晨的阳光洒向烈山古柏,240名青年志愿者身着统一服饰,精神抖擞地坚守在各自岗位,以专业服务与青春热情护航这场跨越山海的寻根之旅。
  淬火成钢
  磨砺青春尖兵的服务锋芒
  “每一个手势、每一次鞠躬都代表着随州的文明高度。”凌晨4点的化妆间里,青年志愿者叶小闯正对着镜子反复调整微笑弧度。作为连续12年参与寻根节服务的“老兵”,她此次肩负着“传帮带”的重任,手把手向新志愿者传授形体礼仪规范,从站立的姿势到行走的步伐,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在2025专用汽车暨应急产业发展大会现场,13名礼仪志愿者身姿挺拔,全程参与会务指引、证书颁发等议程环节。她们以精准的手势、亲切的微笑和规范的动作,确保会议流程零失误,成为会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熟记每个房间位置和嘉宾习惯,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回家般的温暖。”在凤凰酒店,来自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的青年志愿者赖国培提前3天熟悉楼层布局,从签到入住到楼层引导,为嘉宾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
  “青年志愿者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也是寻根节盛会的移动风景。”今年寻根节期间,我市招募24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服务一线。4月28日至5月19日期间,团市委先后组织开展6场专题培训,通过分类教学和实战演练,助力青年志愿者实现从“零基础”到“全岗通”的蜕变。
  弦歌不辍
  编织千年文明的流动图谱

  “炎帝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首创精神与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的和合智慧,共同构成了随州独一无二的文化DNA。”在往返景区的大巴上,随车解说青年志愿者张曼妮将随州历史文化熔铸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让40分钟的车程化作流动的文化课堂。
  “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嘉宾感受到历史的呼吸。”在炎帝文化庙会的非遗展区前,志愿者王若冰耐心指导游客体验投壶活动:“手肘微屈,目光如炬,这是古人‘射以观德’的礼仪传承。”
  青年志愿者不仅是服务者,更是文化传播的火种。为讲好随州故事,志愿者们不仅背诵了大量文史资料,还通过实地演练熟悉讲解路线,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生动丰富的文化故事。“听他们讲随州故事,比看历史书更有温度。”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会长陈文添说。
  薪火相传
  书写文明传承的青春注脚

  “这是我第7次参与寻根节志愿服务,每次看到嘉宾们眼中的感动,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很值得。”青年志愿者张欢在活动结束后难掩自豪。
  从高铁站到谒祖广场,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志愿者们用日均12小时的坚守,换来了嘉宾们“宾至如归”的体验。“随州青年志愿者的热情专业,让我们触摸到中华文化的温暖根系。”加拿大华侨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翁国宁说。
  “青年志愿者不仅是寻根节的‘亮丽名片’,更是文明传承的‘青春脊梁’。”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首届寻根节以来,“青春服务队”历经17年的淬炼,从最初的百余人发展到如今的240人,构建起“招募-培训-考核-定岗”的全流程标准化服务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团市委创新引入“老带新”结对机制,由资深志愿者与新成员建立一对一帮扶纽带,推动服务经验和岗位技能实现代际传承,让寻根节志愿服务精神在薪火相传中持续焕发新活力。
  从“削冰取火”的火种采集到“云端共祭”的科技赋能,从“炎帝大歌”的激昂旋律到千架无人机的光影盛宴,随州寻根节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而青年志愿者们,正如烈山脚下的潺潺姜水,用青春之姿串联起历史与未来,让“寻根节”成为全球华人共赴的精神约定,让炎帝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绽放全新光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