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回复: 0
收起左侧

涌动在山水间的振兴力量 ——随县淮河镇龙泉村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探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7 15: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涌动在山水间的振兴力量 ——随县淮河镇龙泉村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探访龙泉村,文旅融合,淮河镇,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
涌动在山水间的振兴力量 ——随县淮河镇龙泉村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探访龙泉村,文旅融合,淮河镇,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    

涌动在山水间的振兴力量 ——随县淮河镇龙泉村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探访龙泉村,文旅融合,淮河镇,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秦政 刘虹   
  绿叶泛光,花木暗香,河水似镜。初夏时节,记者来到随县淮河镇龙泉村,映入眼帘的是天蓝、水清、树茂、花美……目之所及皆是美丽,心之所感都是幸福。   
  龙泉村位处千里淮河源,背依巍巍桐柏山,环抱青山6万亩,分布入淮6条河……过去,这里是“穷山恶水”;如今,却变成“绿水青山”。   
  是什么力量让龙泉村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华丽转身?   
  “以山为骨,以水为魂。近年来,龙泉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创品牌打造文旅新格局,强链条布局文旅新业态,聚合力共塑文旅新形象,在诗意风景中创造美好生活。”随县政府办驻龙泉村“第一书记”李晓明一语破题。   
  以“一盘棋”的思想谋划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布局美。龙泉村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分类、建设标准和内容。确保建设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统筹考虑村庄的发展现状、景点布局、历史文化等因素,突出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因村制宜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龙泉村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吸引投资3亿元打造漂流项目,西游记漂流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挣钱。   
  “这里山水相间、水天一色,景色秀丽宜人,实在太美了!”从武汉前来旅游的周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西游记漂流搅活了龙泉村。近年来,村“两委”依托景区统一规划,建成两排三层56栋新居,农户新改建房屋62户,发展精品民宿5家、省级农家乐48家,600余人从事旅游产业,年旅游产业增收1800余万元。   
  以“绣花”功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景色美。投资5亿元的神农部落项目跟踪而至,该村以1.5万亩山场作股5%,变资源为资产,大胆探索“村民参与、企业投入、集体占股、合作共赢”模式,目前景区已完成项目投入1.5亿元,正申请国家4A级景区;玉皇顶文化园立足海拔898米的地理优势,先期投入资金1亿元,以4A级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成立禹王茶叶种植合作社,已种植高山茶2000亩;慈云蓝莓种植合作社投入5000万元,建成500亩蓝莓产业园及高端民宿群,正申报国家3A级生态园景区;创新融通发展模式,由龙泉村牵头,神农部落投入1亿元,共同打造6公里桐柏山神农溪竹筏漂项目。   
  以“攻坚”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村生活美。龙泉村以真金白银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尤其是推动那些既有利于生活方便,又有利于生产条件改善的设施建设,重点加强路、电、网、水等建设管护,全面改善乡村硬件基础设施。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提升村庄环境,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文化体育综合广场,引资5000余万元打造黑山寺高端民宿群……   
  “龙泉村的蝶变,取决于村党支部思想破冰、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取决于支部带头人求贤若渴、志在必成的执着信念,也取决于龙泉人立足淮河、领跑源头的务实观念。”淮河镇党委书记秦学对记者说。   
  龙泉村山有灵、水有趣、景有神。“近年来,我们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开发文旅产品,‘文化+生态+旅游’相融相盛,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龙泉村绿色崛起的支撑产业和幸福产业。”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杨恒告诉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