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8|回复: 0
收起左侧

两穴一官保护脑血管 脚板上有五大强身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3 10: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每周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脚板上有五大强身穴
中医学认为,“寒从足下生”。人体的双足最接地气,自然界的风寒湿痹之气最易经从双足侵犯人体,故有“人老脚先衰”的说法。我们身体的12条经络中有6条在足部行走,分别以足三阳和足三阴命名。脚板“方寸之地”,犹如人体的反射区,“藏”着不少知名的强壮保健穴位,经常刺激这些穴位可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改善脚部健康状况,进而通过“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的经络作用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1.涌泉穴:人体第二长寿穴。涌泉穴位于脚掌前部1/3处,脚缘两侧连线处。养生界素有“三里(第一长寿穴)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作为人体最低的穴位,肾经之气如泉水自涌泉穴涌出,而肾气是人体先天之本,藏精主骨,肾精充足则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腰膝壮实、行走有力,寒湿之气欲入无门。睡前可以手心搓对侧涌泉穴,使其微微发热为度。
2.隐白穴:穴位中的“干姜”。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隐白穴足太阴脾经的井穴,脾主运化水湿,若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内停。而隐白穴具有振奋脾阳,行气化湿的功效,其功效堪称穴位中的中药干姜。此外,脾主统血,月经过多也可按隐白穴。可用拇指指腹揉按或持艾条悬灸。
3.至阴穴:温经散寒的效验穴。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旁0.1寸。它是人体寒湿水汽到达并输注至体表的极寒之地,故名至阴。平时艾灸此穴可温经散寒、鼓舞气血运行,把寒邪湿气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调和冲任、益肾养胎的功效。
4.太冲穴:自带的“消气”按钮。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该穴为肝经上的原穴和输穴,肝经上的水湿之气由此上冲。春季多郁,肝木郁结太过可克脾土,使脾运化水湿失职。当春之季,肝主疏泄、喜条达,常按压太冲穴可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手法以逆经为泻,要消气宜向大脚趾方向推。
5.昆仑穴:肩颈腰痛的“克星”。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点的凹陷处。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要穴,意为该经经水上的“高原”,只要经水通达,气血通畅,便无疼痛。春季多湿,痹阻经络,人们容易出现肩颈腰背等关节疼痛,按摩或艾灸该穴可健背强脊,化血为气,通经止痛。【详细】
两穴一官,保护脑血管
中医学认为,人迎穴可双向调节血压,高者降,低者升。太冲穴可降血压,防中风。搓两耳能提神醒脑、延年益寿。
穴位定位:人迎穴,仰头时,在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动脉搏动处,胸锁乳突肌前缘;太冲穴在足背部,第1、2趾间,趾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足背动脉搏动处。
具体操作:1.压人迎穴。双手拇指在人迎穴压迫移动,先轻后重,手下感到脉搏跳动时停留3秒钟,如此重复5次。2.掐太冲穴。用拇指指尖用力在太冲穴掐按,有酸疼感为止。3.搓两耳。拇指和食指分别来回捻搓两耳轮廓,直至双耳发热。【详细】
皮肤瘙痒,点按百虫窝
春季气候干燥,皮肤油脂分泌减少,容易干燥脱屑,让人觉得奇痒无比。中医认为,痒属风证,位置不定,反复发作,按百虫窝可活血止痒,收“血行风自灭”之效。
穴位定位:百虫窝穴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3寸,当脾经血海穴上1寸处取之,左右计2穴。
具体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找到该穴。我们经常形容痒的感觉就像小虫子在身上爬一样,这里是“一百条虫子的窝”,用力点按此穴可以止痒。【详细】
疏通胆经全身畅通
《黄帝内经》上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肩进入锁骨上窝;直行脉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
胆经失调容易发生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等头面五官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各种不适和疼痛,如胸胁肋部胀满不舒、腰腿痛,神经精神失调性疾病,如失眠等也与胆经失调有关。刺激胆经及其穴位可以清利头目、聪耳明目、缓解胁肋部胀满、调理睡眠、治疗腰腿痛。
胆经上分布有44个穴位,其中头面部穴位有20个,是头面部穴位分布最多的经脉。指腹按压胆经穴位或用手指尖做梳头动作,或按摩耳周,均可以清利头目、缓解眼、耳周围的小肌肉群紧张、增加头皮局部血液循环,达到良好的治疗与保健作用。手握空拳或用保健锤敲击胆经在腰腿部的循行线路,可起到放松肌肉、舒缓疲劳、缓解神经压迫等作用,亦是很好的保健方法。
头晕头痛、失眠:按摩、针刺阳白、头临泣、目窗、风池、四聪穴等头部穴位可以改善头皮微循环、镇静安神。
腰腿痛:环跳穴位于人体股外侧部,是治疗椎间盘突出或梨状肌综合征等坐骨神经压迫症候群的特效穴位,刺激该穴可以治疗半身不遂、下肢萎缩、腰痛。【详细】
艾灸印堂穴,睡个美容觉
广州市中医医院综合同德门诊针灸科主治中医师郑婕介绍,印堂穴是人体三大经络的汇集之地。分别是:起于内眼角的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旁的足阳明胃经、从印堂正中穿过的任脉。膀胱经主宰人体的阳气,胃经主宰血气,任脉则主宰人一身之阴。印堂汇集了人的阳气、血气、阴气,所以它的状况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有莫大的关联。
郑医生称,特别是体质偏阳虚者,灸后可以快速地疏通气血,让面部恢复光泽,有延缓衰老、驻颜回春的作用。
主治病症:
1、治疗头痛、头晕、前头痛、目眩、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眼部疾病等。
2、治疗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等。
3、治疗高血压、失眠、精神乏力等。【详细】
四种泡脚比吃药管用
艾叶泡脚 温经散寒治风寒感冒
艾叶辛、苦,性温,既可作为中药内服,又可做成药膳,如艾糍、艾叶煎蛋等,艾叶煎水泡脚有胜似内服的疗效。1.温经散寒。艾叶泡脚有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经脉通畅,还能祛黑眼圈。2.除脚癣、脚气。艾叶外用有抗菌消炎、抗过敏等作用,用来泡脚可有效改善脚气、脚癣等脚部皮肤疾患。3.治风寒感冒。艾叶有散风寒、抗病毒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有一定疗效。
白醋泡脚 促进血液循环
白醋主要以粮食为原料酿造,中医认为白醋味酸,性苦、温,可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杀虫。1.促进血液循环。白醋加入温水后能较快地透过脚部皮肤吸收,起到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适合高血压、高血脂、慢性疲劳综合征等。2.软化角质。白醋有活血散瘀作用,经常泡脚可软化脚部皮肤角质层,改善粗糙情况,令皮肤光滑有弹性。
柠檬泡脚 促进新陈代谢
柠檬味甘酸,性平,能生津解暑、和胃安胎。1.促进新陈代谢。柠檬含丰富的柠檬酸、维生素C,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缓解疲劳及延缓衰老。2.去除脚气。经常用柠檬泡脚对脚气、鸡眼等脚部皮肤病也有一定疗效。
生姜泡脚 温经散寒
生姜味辛,性微温,能温经散寒。1.驱散寒气。生姜泡脚能温通经脉,可有效改善微循环,缓解手脚冰冷症状,对风湿寒痹效果很明显。2.防治风寒感冒。生姜有解表散寒作用,可有效预防治疗轻症风寒感冒。【详细】
痛经,喝二花陈皮茶
取玫瑰花干品8克、桂花干品3克、广陈皮6克、麦芽糖一勺。玫瑰花和桂花先用开水略烫一下,然后将所有药材放进保温杯,注入沸水冲泡约5分钟,以茶代饮。
春季历来是饮用花茶的最佳季节,因其气香味浓,能提振身心,令人神清气爽,与肝郁所致的春困最为相配。玫瑰花是方中主药,味甘、性微温,归肝、脾二经,能芳香行散、疏肝醒脾、活血散瘀、调经止痛,具有茶调和香疗的双重功效;桂花性温、味辛,入肺、大肠经,有温中散寒、健胃平肝、开郁止痛、清香提神的作用,改善情绪的功效比较明显;广陈皮是有名的芳香化湿药,其性温、味苦而厚,春季多雨多湿,陈皮辛散通温,长于理气,可燥湿健脾、行滞散结、缓解痛经;麦芽糖味甘怡,除了改善干花和果皮的苦味,还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作用。
肝喜调达恶抑郁,四物合用,玫瑰花从肝经入手使肝气升发,桂花从肺经入手使肺气肃降,使气机升降有序,条达顺畅;加入陈皮和麦芽糖,是因陈皮能燥湿健脾,麦芽糖可补脾,先实脾,则“四季脾旺不受邪”,且四味材料性略温,可暖宫调经止痛。
此茶饮适合春寒料峭之时,肝郁气滞、体质虚寒之痛经者饮用。因方中理气药居多,咽干舌燥、喉咙肿痛、便干尿短等气阴不足、阴虚火旺的人慎用。【详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