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以“五分工作法”锻造平安尖兵 ——随县万和镇以干部素质提升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为情所困
2025/09/16 22:04:16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刘诗诗 通讯员 王爽 李虎临
  随县万和镇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推行信访维稳“分类登记、分级化解、分期督办、分头包保、分责奖惩”“五分”工作法,推动干部在矛盾化解一线淬炼本领、在服务群众前沿锤炼作风,走出一条素质赋能、治理增效的路径。
  截至8月,该镇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26%,平安和谐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素质筑基:淬炼“硬核本领”
  “基层治理的成色,取决于干部队伍的底色。政策理解深不深、群众工作实不实、应急处置快不快,直接决定治理效能的高低。”万和镇党委书记王辉点明了队伍建设的核心。而“五分”工作法的推行,正是对干部素质的全面“体检”与系统“升级”。
  为筑牢干部能力根基,万和镇构建“常态化培训+实战化练兵”双轨机制。一方面,依托“机关课堂”组织年轻干部集中学习《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五分”工作法流程;另一方面,实施“AB角”跟班轮岗,从矛盾纠纷排查登记到结案文书起草全程实操。新入职干部吕星宇在工作日志中写道:“以前怕接访,现在懂了政策、熟悉流程,心里有底了!”此外,该镇结合征地补偿、宅基地纠纷等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研讨,帮助干部在复盘反思中吃透政策。
  分类登记是精准治理的关键。按照“逢四说事、遇事解事、上门访事”要求,干部每周全域排查矛盾,按征地拆迁、房屋宅基地等13类建档,并标注高、中、低、微风险等级。“分类登记给矛盾‘贴标签’,后续处理就不会乱章法。”平安办干部李强表示。
  结合“四下基层”要求,该镇包村干部每周入村排查。该镇城建办干部刘文博处理建房纠纷时,既用《土地管理法》明确边界,又以“远亲不如近邻”疏导情绪,7天促成和解。“以前觉得把政策讲清就行,现在才懂‘家常话’更能走进群众心里。”刘文博的感悟,正是干部能力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共情”转变的生动体现。
  实战练兵:搭建“一线课堂”
  基层治理的实践现场,是干部成长最鲜活的“教科书”。万和镇将“五分”工作法运行过程,打造成干部能力提升的“实景训练营”。
  分级化解考验精准施策智慧。按照“初信初访15日内反馈、重点案件45日内答复、信访积案清零销号”原则,推动干部在复杂案件中学会拆分问题、分层响应。
  分期督办倒逼执行力升级。该镇综治中心严格落实“一周一统计、半月一通报、一月一约谈”制度。一起宅基地历史遗留纠纷,在“一周一调度”压力下,由包村干部入户核查,联合城建、司法部门会商,3天内化解矛盾,干部“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作风得到锤炼。
  分头包保提升协同作战能力。万和镇成立以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镇村联动,法律顾问入驻,专班攻坚重点案件。某企业拖欠23名工人工资,该镇经济发展办副主任赵正航牵头专班,联合人社中心核台账、法律顾问析风险,72小时追回工资。“以前单打独斗,现在才懂组团作战的力量。”赵正航说。
  机制护航:健全“奖惩闭环”
  万和镇分责奖惩,构建“明责、履责、考责、问责”闭环,让“干好干坏不一样”成为鲜明导向。
  《万和镇矛盾化解正负面清单》划定工作边界:正面清单要求村级“周排查月分析”、协同单位2小时响应;负面清单明确“隐瞒重大矛盾扣绩效、推诿扯皮挂牌督办、激化矛盾一票否决”。同时,将矛盾化解等纳入平安建设与绩效考核,关联干部晋职晋级、评优评先。近3年,该镇对5名干部问责,对40个“无访村”奖励40万元。
  在制度激励与约束下,干部实现从“怕接访”到“会接访”、“被动应对”到“主动排查”、“单兵作战”到“协同攻坚”的转变,邻里纠纷化解效率提升40%,80%的简单纠纷在村一级就能解决。
  万和镇通过“五分”工作法,将干部素质“软实力”转化为治理“硬支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随北大地的生动实践,为争创“全省百强镇”筑牢根基。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