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钟古韵感受随州文脉——“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考察随州活动侧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滕锐 通讯员 焦缘 张晨曦
5月16日下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随州,走进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在夯土残垣与青铜重器间,在编钟的悠远回响中,触摸随州文化的千年脉搏。
在讲解员引导下,报道团首先关注到左侧的疏干保护亭。这座特殊建筑承载着重要文物保护记忆——曾侯乙墓自发掘后长期以自然水浸泡保护,然而1996年,水中矿物质污染与微生物侵蚀导致墓坑木椁表层泥化腐蚀。经专家精心设计,墓坑和椁木原地疏干脱水保护方案落地实施,积水逐步排干,文物保护方式从“湿保”转为“干保”,为千年古墓的长久留存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侯乙墓为战国早期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规模庞大、形制特殊:墓口呈不规则多边形,椁室由171根巨型长条方木垒成,耗用木料达378.63立方米,全墓分为东、中、西、北4个椁室。该墓共出土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珍贵文物15404件,其中9件(套)国宝级文物、143件(套)一级文物,被列入“中国二十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活动中,报道团观看了曾侯乙墓发掘纪录片,万余件珍贵文物出土的盛况令众人震撼,宛如璀璨星辰为战国历史研究点亮明灯。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随州曾侯乙编钟以铭文和声音互证的方式,构成了迄今所知公元前5世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有声文献。这份档案文献遗产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
“虽然第一次来随州,却能感受到其古老厚重的历史底蕴,希望有机会能去祭拜炎帝。”历史爱好者、网络名人“以史为鉴V”感慨道,“随州有两张世界级名片——炎帝神农故里和中国编钟之乡,没想到还是‘香菇之乡’‘花菇之乡’,品尝香菇后更觉名不虚传。”
5月16日下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随州,走进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在夯土残垣与青铜重器间,在编钟的悠远回响中,触摸随州文化的千年脉搏。
在讲解员引导下,报道团首先关注到左侧的疏干保护亭。这座特殊建筑承载着重要文物保护记忆——曾侯乙墓自发掘后长期以自然水浸泡保护,然而1996年,水中矿物质污染与微生物侵蚀导致墓坑木椁表层泥化腐蚀。经专家精心设计,墓坑和椁木原地疏干脱水保护方案落地实施,积水逐步排干,文物保护方式从“湿保”转为“干保”,为千年古墓的长久留存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侯乙墓为战国早期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规模庞大、形制特殊:墓口呈不规则多边形,椁室由171根巨型长条方木垒成,耗用木料达378.63立方米,全墓分为东、中、西、北4个椁室。该墓共出土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珍贵文物15404件,其中9件(套)国宝级文物、143件(套)一级文物,被列入“中国二十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活动中,报道团观看了曾侯乙墓发掘纪录片,万余件珍贵文物出土的盛况令众人震撼,宛如璀璨星辰为战国历史研究点亮明灯。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随州曾侯乙编钟以铭文和声音互证的方式,构成了迄今所知公元前5世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有声文献。这份档案文献遗产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
“虽然第一次来随州,却能感受到其古老厚重的历史底蕴,希望有机会能去祭拜炎帝。”历史爱好者、网络名人“以史为鉴V”感慨道,“随州有两张世界级名片——炎帝神农故里和中国编钟之乡,没想到还是‘香菇之乡’‘花菇之乡’,品尝香菇后更觉名不虚传。”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