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兴村”打造振兴样板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凤凰山”实践
图为凤凰山村的酒店民宿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刘诗诗 通讯员 刘雍林
走进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平坦宽敞的沥青路串组连湾,一个个精致的小游园点缀其间,田间地头的林果基地里,村民们忙碌劳作的身影随处可见……
近年来,该村大力开展“五星级”党组织建设,以红色堡垒强村、金色产业兴村、绿色生态美村、蓝色智治安村、古色文化润村,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图景。
红色堡垒强村,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凤凰山村将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以“三联”工作法、“五事争当”党员标兵活动和“明星书记”工作室机制,锻造过硬战斗堡垒。
村“两委”班子通过“政策联学、任务联干、作风联促”,攻坚耕地流出整改等9项重点任务。党员在“干好本职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完成组织事”中争当先锋,近两年完成志愿服务32件。由省人大代表、市级“兴村治社”明星书记潘祥树担任导师,以“四个一”帮带机制帮助后备力量快速成长成才。何凤姣等一批年轻后备干部,已挑起酒店运营等核心业务大梁,她说:“党组织就是我们的主心骨,跟着党组织,发展有底气!”
金色产业兴村,拉动富民强村“新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凤凰山村通过做大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发展文旅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该村建成苗圃种植基地800亩,年产10万株优质苗木,智能化蛋鸡养殖年存栏30万只。引进国能长源、江苏爱康建设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成立劳务公司承接运维及种植项目,实现“一地两用、农光互补”。目前,全村光伏装机容量达100MW,带动3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建成文化活动广场、农耕文化展厅、酒店等,承接党员培训、研学体验、农产品展销,实现“农区变景区、资源变资产”。2024年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60万元。“以前守着几亩地,现在家门口上班,土地流转加务工,一年增收4万多元!”村民常远红说。
绿色生态美村,绘就宜居乡村“新画卷”——
凤凰山村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推行“党员领衔、群众参与、长效管护”机制,村庄环境实现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蝶变。
该村投资60万元铺设污水管网8公里,建成污水处理站2座、垃圾分类点13处,配备专业保洁队伍,实现农户卫生厕所、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党员领衔开展“治污攻坚、植绿增彩、景观再造”行动,全域整治提颜值,绘就“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田园画卷。推行“责任网格化、激励积分化、价值长效化”管护模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蓝色智治安村,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
该村坚持“党建+智治”融合,以智慧化、精细化治理破解乡村难题,实现“小事不出湾、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创新“1234”治理机制,制定一套村规民约,成立两大理事会,开展“最美凤凰人”等三大评选,组建文艺宣传队等四支志愿服务队伍,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建成法治文化广场,改建综治中心,建设平安乡村智慧平台,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组建治安巡逻队等6支队伍,培育“法律明白人”等骨干,2024年以来,化解纠纷3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8处。自2012年以来,全村保持“零上访、零发案”记录。“村里矛盾少,晚上走路都安心!”村民韩雪竖起大拇指。
古色文化润村,厚植乡愁记忆“新内涵”——
凤凰山村深挖“农耕、农垦、红色”文化底蕴,以党建引领文化振兴,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邀请武汉大学团队编制规划,统筹民居改造、产业布局、文化保护。整合资金,改造民居531套,腾退农田1000余亩,建成“四好公路”21公里,实现“村庄景区化、居住社区化”。依托农耕文化馆、农垦展览馆,打造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谋划推进随枣会战纪念馆等项目,让凤凰山村的农垦底蕴更实、乡土韵味更足、红色氛围更浓。
凤凰山村的“五色兴村”实践,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潘祥树说:“我们将继续沿着‘五色兴村’的道路,不断探索创新,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