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看我市文旅高质量发展潜力之三

极限
2025/05/08 09:20:58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刘馨怡 通讯员 夏 琪
  初夏时节,行走在随州大地,炎帝故里景区内谒祖大典庄严肃穆,月光海渔火露营浪漫诗意,洛阳镇百美村庄民宿集群游人如织,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如火如荼。
  全市文旅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以炎帝、编钟等独特文旅大IP引领,更广泛更深入推进“旅游+”,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
   文化铸魂 激活消费新势能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编钟演奏,这种沉浸式体验太震撼了!”在随州文化公园编钟广场,市民李女士对“编钟响起来”文化惠民展演赞不绝口。
  今年春节期间,随州创新推出的150场文化惠民活动,将传统年俗与现代演绎有机融合,形成“日日有主题、处处有欢乐”的文化盛宴。“编钟响起来”系列展演吸引超10万人次观看,叫好声不断。
  在“自在随州 好巳发生”随享剧场欢乐脱口秀现场,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观众张昊感慨:“如今随州的文化活动越办越丰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娱乐方式。”这种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正成为文旅融合的鲜活载体。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2025年‘引客入随’及促进演唱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奖励政策落地,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主体活力,力争2025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3700万人次。”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跨界融合 打造沉浸式新体验
  “文旅+”“+文旅”,多元化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方式,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春天,“赏花+文化”“赏花+农业”“赏花+体育”……铺展出随州绚丽多姿的“春日经济”。
  炎帝故里景区以郁金香花海为核心,结合汉服体验、祭祀祈福、乐队演奏、精彩互动打卡活动,吸引游客日均超万人次。大洪山风景区打出“樱花长廊+山野徒步”组合拳,将自然景观与户外运动结合,让游客在赏花之余可徒步古道,感受“一步一景”的生态魅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打造“全域赏花+融合消费”模式,接待游客93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61.3亿元。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华语天后·寻根随州”演唱会在滨湖体育馆激情开唱。这次活动创随州大型演出活动参与人数新纪录,联动本地企业、商圈、景区、民宿等业态直接创收近千万元。
  在随州新晋“网红”打卡地——草甸子历史文化街区,首届“五一国潮文化艺术周”同步启幕。线上线下联动,实现“美食+音乐+文化+社交”的沉浸式体验,随州城市文化IP借势出圈。
   创新赋能 拓展文旅新场景
  主馆屋顶东、西侧玻璃安装完成,屋帽及檐沟防水完成95%,一层展墙龙骨骨架完成90%……随州博物馆综合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随州文化展示新地标。
  为了迎接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我市推出一批主题特色鲜明的随州精品旅游线路和休闲度假产品,还将组织开展“随我寻根·恋上随州”省内外重点媒体和旅行商采风宣传活动、“车行天下·遇见随州”随州公路旅行大会暨寻根自驾嘉年华以及系列文化和旅游惠民活动,擦亮炎帝文化名片,展示随州文化魅力。
  “今年景区新增了八大功绩打卡点,让游客深度体验炎帝文化。”炎帝故里景区经营管理公司总经理刘鑫介绍,“升级后的炎帝文化展示长廊,可更加直观地向游客展示炎帝生平功绩、神话故事、爱国教育、研学旅行等相关内容。”
  随着“恋上随州”智慧文旅平台2.0上线、随州旅游1号公路手绘地图亮相,越来越多“文旅+”创意正在萌芽。从编钟古乐到数字演艺,从千年遗址到精品旅游民宿,从演唱会经济到寻根文旅,随州正以创新供给重塑文旅产业生态。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