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金锣山村:稻田养蛙亩收4.5万元

一年级学生
2024/02/15 08:15:31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江开军 通讯员 陈奇 孙舒丽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种美妙场景正在随县草店镇金锣山村演绎成富民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该村稻蛙种养基地看到,大片稻田被丝网分隔成一个个种养区,水稻下聚集许多青蛙,时而跃入水池中,呈现一派稻蛙共生的和谐景象。
  今年,金锣山村首次尝试稻蛙种养模式,村集体提供场地,振兴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个体养殖户负责技术,基地面积13亩。
  “5月初插秧前放养蝌蚪,每亩投放13万只,大约30%的蝌蚪能长成青蛙。”基地负责人田开章介绍,“前期喂养蝌蚪时,主要用奶粉和多维素,蝌蚪变青蛙期间喂食漂浮小颗粒,青蛙成形后喂食高蛋白颗粒饲料。”
  喂青蛙是项技术活,在专用饲养台上进行。饲养员撒下饲料,成群的青蛙活蹦乱跳,捕食空中的饲料。田开章说:“青蛙的眼睛对静止的物体反应迟钝,对活动的物体十分敏感,运动速度越快的物体,越容易被蛙类发现,饲养台的秘诀就是安装一张弹性网,利用青蛙弹跳震动颗粒饲料。”
  “稻蛙共生”是一种绿色生态、互促共赢的种养模式,水稻为青蛙提供良好的栖息地,青蛙可以吃掉稻田的害虫,排泄物作为水稻肥料,这样生产的绿色环保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青蛙上市从7月中旬开始,持续到10月上旬结束,主要销往武汉水产批发市场,批发价每斤15到18元。”田开章说,“基地养殖密度适中,预计每亩产青蛙2500斤、生态大米400斤,亩产值能达到4.5万元。”
  按照合作模式,村集体每年可得到3万元的保底收入和10%的利润分红,仅此一项,金锣山村可增加收入8万多元。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兰说:“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人品尝到生态青蛙和生态大米,为乡亲们带来更多收入。”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