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309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张丽斯 杨波
在曾都区北郊街道,有这样一位市人大代表,她时刻关注着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用实际行动为居民排忧解难。她就是曾都区五眼桥小学副校长汪玲。
汪玲深知,作为人大代表,自己肩负着群众的信任与期望,必须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她常常穿梭于社区的大街小巷,与居民们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烦心事。青溪巷的改造就是她关注民生的一个生动写照。
曾经的青溪巷,没有路灯,地面坑坑洼洼,给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这条连接青年路和花溪巷的重要通道,关乎着老百姓的日常出行。汪玲了解情况后,积极提出改造建议。如今,青溪巷已焕然一新,成为一条充满文化氛围的小巷,居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花溪巷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是汪玲重点关注的民生难题。这里不仅有五眼桥小学,还有两所私立幼儿园、电力公司、菜市场以及多处居民住宅区。每天上、放学时段,各类车辆涌入,本就不宽敞的巷道拥堵不堪,尤其是遇上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状况更是混乱。
为解决这一问题,汪玲提出“关于花溪巷上、放学时段实行交通管制的建议”。曾都区政府积极响应,与市交警部门沟通协调,安排警力在学校上、放学时段指挥交通,劝离进入巷道的车辆,并引导师生安全过马路。同时,区教育主管部门也积极配合,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引导。此外,北郊街道通过执法人员下沉社区、社区巡防人员和志愿者包保路段等方式,开展占道经营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花溪巷的交通和环境状况。
除了交通问题,汪玲还心系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孔家坡社区作为村改居社区,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排水管网和道路破损问题突出,每逢暴雨,居民家中进水、道路积水的情况时有发生。汪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将村改居城中村自然湾组纳入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改造提质范围,推动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扩建改造、路灯亮化安装等工程,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而对于北郊街道碾子巷社区田力小区的“超龄”危房问题,她同样积极发声。该小区的四栋楼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历经岁月侵蚀,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汪玲提出“关于解决田力小区‘超龄’危房问题的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为后续解决危房问题迈出了关键一步。
汪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她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问题解决。谈及未来,汪玲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倾听民声,为改善居民生活、推动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人大代表的使命与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她的努力下,相信北郊街道的居民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社区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