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之中小语 发表于 2021-5-27 16:12:31

百姓心里话

远方,那一簇黄菊
                     ——回忆我的敬云姑父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5月24日下午。远在广东的姐姐发来信息。说我敬云姑父在武汉的一家医院走了……

闻听此言。我感到太突然。蓦然一阵心酸难过!然后和在金华的幺爹视频。幺爹已先得到消息。看得出。幺爹哭过。晚上。在上海工作的妹妹发来微信。说及此事都在语音通信里哭了 。广东。姐姐和武汉的堂弟堂妹都决定回老家吴山唐王店看姑父最后一面。

我恨不能立马回家乡看看我们的敬云姑父。但是,恰恰公司搞考核。走不了。我只有在这浙江嘉兴,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我尊敬的敬云姑父。在我心里。为我敬云姑父种下一簇黄菊,寄托我们的哀思。愿敬云姑父一路走好。天堂那里再无病痛折磨。

姑父自幼家境贫寒。然而。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先担任吴山镇联红小学的民办老师、校长。后来由于成绩突出,经过考试。转为国家公办教师。姑父还入了党,是一名老党员。现在讲“奋斗”。姑父桃李满天下。人生履历本身就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写照。

姑父对于我们所有的亲戚。真的是重情重义、情真意切!我们老家在随州随县吴山唐王店。我们湾子是丘陵。家家户户种田都是十几二十多亩。田地土质差,农活重。我父亲兄弟姊妹八人 。虽然姑父为老师。但是姑父常抽空回湾子帮大家干活。帮大伯挑捆子,帮我家堆垛子,帮三爹割稻谷,帮幺爹收麦子。还帮我的几位堂叔打场运粮食。

我在吴山一中读书时。姑父有一次在教育站开会。找到我。从黑提包里拿出两只钢笔给我。勉励我好好学习。那个时候。物价便宜但收入更低。那个时候我们一餐菜。比方说。炒冬瓜。读初一是五分钱、一毛钱。读初二是二毛钱。所以。买两只钢笔是很不容易的支出。是要反复计划才能安排的。如今。几十年过去。我记忆犹新!读初三中考。中专太吃香。我报考部省中专——武汉电力学校。为了托人了解情况他和父亲从随州教育局步行到随州的化肥附近电力系统任职的堂姑家。

敬云姑父特别注意亲戚间的团结和睦。当然。家事纷纭。总有些磕磕碰碰。姑父的威望高,逻辑清晰,善于处理,敢于负责。像奶奶养老。父辈由于农活多。敬云姑父创造性提出有我们几个孙辈负责。姑父自己还出了钱。解决了这个问题。敬云姑父还常在馆子里请大伯他们和我的几位堂叔吃饭。就我敬云姑父自己的话说。“社会上有些人走亲戚。走着走着就走丢了。我们不走这样的路。所有的亲戚。不管是穷是富。混的好的还是混不好的。都要好好的走下去。一个也不能少!”

敬云姑父在随州居住。我们在外打工。对于家人照顾不周。父亲在随州住过几次院。每次姑父合三姑都带菜带饭到医院看往父亲。找医生找护士。特别最近的有一次。父亲干农活时由于用力,肠道破损。半夜三更,家里电话打给敬云姑父。敬云姑父深更半夜的去随州医院办理手续!

敬云姑父和我也谈过心。是谈毛主席诗词的《沁园春.雪》。他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是说。要有责任担当,要搞大师尽大责。他曾经写过一副对联贴在表弟的卧室:树雄心真努力何时不风流,凭奋斗勇拼搏处处显英豪。我看后也记下来了一直到现在。

………………
往事太多。如今。我们尊敬的敬云姑父才60多岁就离开我们。叫我们怎么不难过!“山河岁月空惆怅,今生今世已惘然。”我们再也看不到敬云姑父的音容笑貌,我们再也听不到敬云姑父的人生教导。我们的心里 ,有一个地方,叫做感伤。我们的眼睛,有一簇黄菊,在守望。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纵有千般不舍,万般思念。我们依然挽留不了您远走的脚步。但是。“生如春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尊敬的敬云姑父,您艰苦奋斗的精神,您友涕亲情的真情,您正直高洁的人格。永远激励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保持一分清醒做人,保有一种动力干事。如果真有来生,我们再相聚。稻花香里说丰年、忆往事的星星点点!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来自随县论坛android手机客户端A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姓心里话